以貌相車吃大虧
陳先生最近買了一輛二手小轎車,當時感覺這輛車很新,幾乎沒怎么用過一樣,由于對汽車的外貌很滿意,陳先生二話不說就拍了板。但是等開回家沒多久,車子就不時出些小毛病,剛兩個月不到,修理費已經(jīng)花了上千元。據(jù)老駕駛員觀察,說車子曾經(jīng)出過大事故。對此陳先生很無奈,但交易已經(jīng)完成,只有自認倒霉。
據(jù)了解,這種情況在二手車市場比比皆是。二手車被經(jīng)紀公司或“黃!笔召徍,相當一部分經(jīng)過了翻新。一些二手車經(jīng)紀公司對一些外觀不雅的二手車進行翻新后,售價會有大幅度上升,其利潤十分豐厚。在北京,一輛進價27萬元的進口二手車,只需要5000元進行翻新處理后,轉(zhuǎn)手價格就可高達38萬元,車商從中獲利10.5萬元。而這些車在沒有改頭換面前,其舊貌往往慘不忍睹:外表漆面脫落、劃痕累累,內(nèi)部污垢不堪。
面對汽車的駐顏術,消費者在選購時首先應該看車的出廠年份和行駛公里數(shù),以此衡量車子的折舊程度;其次要看車的發(fā)動機的性能;然后才看外觀,包括車表和內(nèi)飾。
消費建議
選車盡量避免偏門
據(jù)了解,在市場內(nèi)2002年之后的車型占到交易比例的35%左右,隨處可見的寶來、帕薩特、奧迪A6、本田雅閣、高爾、賽歐等比較新的車型,甚至新款的奧迪A6L、帕薩特領馭、馬自達6都能在二手車市場見到,進口車的種類就更多了。
由于很多新手選購二手車難以避免地出現(xiàn)“好面子”,往往選擇冷門車造成了后續(xù)的麻煩,比如3萬元正常購買2003年的奧拓王子,但是別人用同樣的價格選擇了1996年的菲亞特克羅馬,雖然克羅馬在型號、性能方面都有一定的優(yōu)勢,但是由于市場占有率低,后續(xù)維修使用費用高,新手使用起來成本偏高,尤其是保險費用、碰撞之后的修復等問題都會造成很大麻煩。所以如果沒有特別的偏好,消費者應該選擇常見的占有率比較高的車型,諸如桑塔納、富康、捷達、賽歐、寶來等車型。